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龙江省富拉尔基晚新生代孢粉分析及其意义



编号 zgly000111325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龙江省富拉尔基晚新生代孢粉分析及其意义

作者 刘敏  杜乃秋  孔昭宸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齐齐哈尔161031  北京100044 

母体文献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年卷期 1990年04期

年份 1990 

关键词 晚新生代  孢粉  植被  气候  富拉尔基 

文摘内容 本文根据富拉尔基 QH70孔(井深226.07m)73块孢粉样所取得的123科属埴物孢粉,依据其孢粉组合特征,从下至上划分出七个区域性孢粉带。第Ⅰ带属晚白垩世早期,植物群具热带-亚热带的面貌,反映当时的气候热而潮湿。第Ⅱ—Ⅲ带,地质时代为晚第三纪。组合中除葇荑花序植物为主外,同时又保存较多的亚热带落叶和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气候温暖潮湿。至第Ⅲ带晚期,草本植物和半灌木已占优势,表明气温下降,变干。第Ⅳ带由蒿、藜科、禾本科、蓼等中旱生的草本及半灌木组成温性草原,气候冷干。孢粉组合特征结合热释光和磁性地层,将该区上新世和更新世界限确定为距今240万年左右。第Ⅳ—Ⅶ带属更新世,各孢粉组合具明显的差异。在Ⅴ带的早期,植被尚属草原或冻原,气候寒冷干燥,但在其晚期,则属落叶阔叶林和草原,表明气候温暖半潮湿。在Ⅵ—Ⅶ带内,草本植物占优势,但在末次冰期时,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桦等组成的北方针叶林曾一度繁盛在低地和平原,气候寒冷潮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