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7843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高山: 大地的脊梁;山地生物的走廊
学科分类
220.1020;森林地理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
母体文献
森林与人类
年卷期
2014(9)
页码
12-15
年份
2014
关键词
雾迷山
现代汉语词典
科学术语
地貌形态
令人
青藏高原东南部
自治区东部
专业名词
断块山
褶皱山
文摘内容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都为山地(33%)、高原(26%)与丘陵(10%)所覆盖,所以生息于此的中华民族自古便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字的山字就是由3座相连的山峰的图画演变而来,差异仅在于三山简化为三竖,地面则以一横示之,这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山的解释地面上由土、石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此形象相合,实令人叫绝。然而对大部分国人而言,我国山的深厚内涵却鲜有人知。正所谓:不识华(中华)山真面目,只缘雾迷山色中。作为有严格定义的科学术语,山是指陆地上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隆起地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