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411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太行山南麓3种常见灌木的水分利用特性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18年09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665.1 S793.7 S793.9
关键词 灌木 δ13C值 蒸腾耗水 水分利用效率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太行山南麓低丘山区乡土灌木的水分利用特性,为该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植被种类选择和群落演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方法结合热扩散探针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研究太行山南段南麓荆条、酸枣和扁担杆的叶片δ13C值、树干液流和土壤含水量,分析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特性差异及季节变化。【结果】2013年春旱和秋旱分别持续115天和2个月;荆条、酸枣和扁担杆生长季分别耗水42.32,13.23和96.17 mm,均在夏季较多,5和9月较少,扁担杆在各个时期的耗水量都高于荆条和酸枣;3种灌木叶片δ13C值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中后期,其中酸枣和荆条的δ13C值高于扁担杆,且在秋旱时比后者提早1周升高δ13C值,由于高δ13C值意味着高水分利用效率,表明酸枣和荆条比扁担杆水分利用效率高,并对干旱响应敏感,能及早提高水分利用率;季节性干旱时,荆条的水分利用率更高,而酸枣能保持较高的组织含水量,保水力较强;扁担杆的枝条含水量在降雨后能迅速大幅升高。【结论】3种灌木的蒸腾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化规律类似,但水分利用策略存在种间差异。荆条和酸枣具有耗水少、水分利用效率高和深水源等抗旱节水的水分利用策略,可作为困难立地造林和植被恢复的先锋灌木引入。扁担杆则是高耗散、低水分利用效率和浅水源的水分利用策略,宜在荒山恢复中后期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