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鹰嘴界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与活性



编号 zgly00015332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鹰嘴界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与活性

作者 曾掌权  汪思龙  张灿明  汤宏  吴子剑  李锡泉 

作者单位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慈利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6年07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4.3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量  微生物活性  中亚热带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过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从湖南鹰嘴界代表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PF)、针阔混交林(MF)、常绿阔叶林(BF)样地上、中、下坡挖取土壤剖面,按0~10和10~2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及土壤基础呼吸、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以分析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结果】随着常绿阔叶林演替递进,0~10cm土层土壤SOC由20.29g/kg增至41.96g/kg,TN由1.18g/kg增至2.33g/kg,Cmic由448.62mg/kg增至1 021.95mg/kg,Nmic由35.21mg/kg增至109.62mg/kg,土壤基础呼吸由1.12mg/(kg·h)增加到1.36mg/(kg·h),代谢熵(qCO2)由2.51mg/(g·h)降低到1.33mg/(g·h)。由相关分析可知,Cmic、Nmic均与SOC和TN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熵(Cmic/SOC)在PF中最低,MF中次之,BF中最高,且与SOC、TN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与Cmic、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存在显著正相关;土壤基础呼吸与SOC、TN和Cmic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代谢熵与SOC、Cmic、Nmic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研究区内植被演替可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凋落物输入质量的改善、土壤肥力的提高,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随演替进程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封山育林、择伐等经营措施,可以促进针叶林向常绿阔叶林递进和森林土壤肥力恢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