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09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比表面影响的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06,37(3)
页码 438-442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2.31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土壤比表面 土壤水 土壤交换性盐基
文摘内容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在0—150cm土体10个土层中土壤比表面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比表面差异显著, 除林地0—5cm表层外, 4种土地利用方式在80cm以内深度的土层中土壤比表面随剖面深度增加呈渐次增大的趋势, 说明林地表层高有机碳积累对土壤比表面增加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150cm深度土壤比表面平均值为林地〉玉米地〉撂荒地〉水稻田。土壤比表面与土壤风干含水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林地中土壤比表面与风干含水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0.911、0.943、0.953(n=30, P〈0.001); 与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0.978、0.673、0.780(n=30, P〈0.001)。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比表面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土壤pH、硫、磷之间的关系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比表面可作为指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可行的土壤物理学指标, 测定不同土壤的比表面可以基本反映出土壤交换性能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