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编号 zgly00014603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作者 田野宏  满秀玲  李奕  盛后财  段亮亮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6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15.7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天然次生林  枯落物  土壤  水文功能 

文摘内容 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差异较大,山杨林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均为最大。4种林型枯落物蓄积量变化范围为8.13~18.42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白桦+落叶松林>白桦林。枯落物厚度在49.33~61.67mm之间。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55.65~89.01t/hm2,山杨+白桦林最高,且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显著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平均有效拦蓄量为37.86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各林型土壤层非毛管孔隙度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山杨林最高,达16.96%。土壤层有效持水量在228.69~339.14t/hm2之间,白桦林最低,山杨林最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且随土层加深迅速减少。土壤初渗、稳渗速率差异较小,稳渗速率变化在0.15~0.33mm/min之间。林地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1.88~381.59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