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554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白蜡窄吉丁虫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分布调查
学科分类
220.3020;森林昆虫学
作者
魏霞
DickREARDON
吴云
孙江华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森保所
美国林务局森林保健中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4,47(5)
页码
679-685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68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白蜡树
分布
调查
外来种
文摘内容
200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发现了一重大外来人侵害虫,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 由于该虫新近在美国发现, 危害白蜡树, 故英文名称为Emeraid Ash Borer(EAB)。初步分析显示, 该虫至少在5年前就已传人美国, 只是现在刚爆发被发现。目前该虫在美国密执安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可致死各种大小的白蜡树。该虫在我国曾被定名为花曲柳窄吉丁Agrilus marcopoli Obenberger, 为鞘翅目吉丁科。据资料报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和台湾等地; 在国外分布于朝鲜, 日本, 蒙古, 俄罗斯远东地区。危害木樨科chen属树木。两年一代或一年一代, 因地而已。在东北三省主要危害水曲柳和花曲柳等树木, 但不是主要害虫。天津市1993年在引种白蜡树上发现了白蜡窄吉丁, 1998年严重爆发造成大面积白蜡树死亡。在亚洲的其他分布区, 该虫还危害另外一些阔叶树, 如多种蜡树、榆树等。鉴于该虫的广泛分布和寄主树种多及毁灭性危害的特点, 美国一些专家认为其潜在危害不亚于1996年在美国发现的光肩星天牛。因此, 美国已全面开展对该虫的研究, 包括资料收集, 风险性评估, 研究各种控制措施等。本文是中美对此虫合作研究的一部分, 旨在对该虫在我国的分布、危害、研究基础作一调查与回顾, 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信息与参考资料。白蜡窄吉丁入侵北美再一次显示随着贸易的全球化发展, 外来入侵种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研究是控制入侵种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