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外源乙烯和α-萘乙酸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和秋华柳茎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2927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外源乙烯和α-萘乙酸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和秋华柳茎通气组织形成的影响

作者 陈婷  曾波  罗芳丽  叶小齐  刘巅 

作者单位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重庆400715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7年05期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45.78 

关键词 野古草  通气组织  乙烯利  α-萘乙酸  秋华柳  三峡库区 

文摘内容 为了探究乙烯和α-萘乙酸(α-NAA)是否是水淹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和秋华柳(Salix variegata)在无水淹环境条件下施加乙烯利和α-NAA后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分3种处理:单独用乙烯利溶液处理(浓度分别为0、250和500 mg·L-1)、单独用α-NAA溶液处理(浓度分别为0、50和100 mg·L-1)和二者混合处理(250 mg·L-1乙烯利溶液+50 mg·L-1α-NAA溶液)。处理5 d后,采用切片法制备其茎中部横切面切片,用E80i Nikon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运用ACT-2U和SimplePCI软件分析野古草和秋华柳茎中通气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显示:在这3种处理条件下,野古草和秋华柳茎中通气组织形成均有明显增强,并且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使茎通气组织形成更多,施加的α-NAA浓度越高,形成通气组织的能力越强;混合溶液处理与单独施加250 mg·L-1乙烯利或单独施加50 mg·L-1α-NAA的处理相比,对通气组织形成的增强效应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在水淹条件下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发生与乙烯和生长素含量的增加有直接关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