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热射病合并细菌内毒素感染大鼠动物模型的复制



编号 zgly000044856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热射病合并细菌内毒素感染大鼠动物模型的复制

作者 李亚洁  林晓静  罗炳德  王斌  谭琳玲  钟小红  张立颖  赵志荣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部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卫生学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系 

母体文献 复旦学报: 医学版 

年卷期 2006,33(4)

页码 494-498

年份 2006 

分类号 R594.12 

关键词 热射病  重度  内毒素血症  动物模型 

文摘内容 目的复制热射病合并细菌内毒素感染的动物模型, 为进一步探讨重度热射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细菌内毒素组(L组)、高温细菌内毒素组(HL组)。持续监测动物肛温(T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的动态变化,观察致伤0、40、80、120min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以及肺病理改变。结果(1)HL组Tr上升到(43.04±0.11)℃, HR加快到(660±42)次/min, RR加快到(150±11)次/min, MAP下降到(49.0±3.5)mmHg; 其中Tr、HR、RR、MAP与L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HR、MAP与H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L组、HL组WBC显著下降而H组WBC显著上升。L组、HL组WBC计数与H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HL组动物W/D显著性升高, 肺急性微血管损伤改变显著。结论本研究模拟了临床热射病合并内毒素感染发展为重度热射病的过程, 是用于重度热射病多器官损伤肺启动机制研究较好的模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