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绿豆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方法研究



编号 zgly00008073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绿豆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方法研究

学科分类 220.1510;林木育种学

作者 郭中校  张连学  王明海  徐宁  包淑英  王桂芳  徐仲伟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2(7)

页码 77-84

年份 2012 

分类号 S522.034 

关键词 绿豆  抗旱性  水分胁迫  发芽率 

文摘内容 【目的】:探讨早期鉴定绿豆品种抗旱性的简易方法,为绿豆抗旱育种提供借鉴。【方法】:依据种子吸水后24h的发芽率对25个绿豆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分级,从中筛选出4个抗旱品种和4个普通品种,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处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9%~11%)对绿豆生长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根据绿豆植株的抗旱性表现来验证依据种子24h发芽率划分的抗旱等级。【结果】:不同绿豆品种间种子24h发芽率存在明显差异。种子吸水量与抗旱等级不相关,幼苗侧根数、主根长度和根系干质量与抗旱等级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对萌发后幼苗正常供水24h后,随即停水24h,重复5次,抗旱品种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在营养生长期,停水后普通品种叶片首先发生萎蔫,且随着停水时间的延长,普通品种萎蔫叶片数均高于抗旱品种;复水后,抗旱品种叶片的恢复能力强于普通品种。水分胁迫条件下,绿豆抗旱品种的株高、茎直径和叶片面积均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其中抗旱品种与普通品种的茎直径和叶片面积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结荚期,抗旱品种的根、叶片、荚生物量显著高于普通品种。鼓粒期,普通品种发生永久萎蔫、植株死亡,而抗旱品种仍能保持生长能力。【结论】:测定种子24h发芽率可作为早期绿豆品种抗旱性鉴定和筛选的方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