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云南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及分区



编号 zgly00016910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云南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及分区

作者 赵筱青  普军伟  饶辉  李思楠  卢飞飞  顾泽贤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云南高阳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业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20年0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F301.2  TU982.2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城乡建设用地  影响因子  适宜性评价  建设开发分区 

文摘内容 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是保障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在分析云南喀斯特山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建设开发的重要因子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木桶原理和反木桶原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典型区域广南县为例,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及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坡度、地质灾害、活动断层、岩溶塌陷、矿山占用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现状地类、地理和交通区位等是决定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的重要因子,其中现状地类、坡度、岩溶塌陷、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是限制城乡建设开发的关键因子,而交通区位则是提高建设适宜度的关键因子;(2)广南县不适宜区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63.37%,潜在适宜区和适宜区居中,分别占21.33%和10.38%,最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4.91%。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除县域北部和中北部外的区域,潜在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北部和西南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及交通沿线;(3)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把喀斯特山区分为城乡建设用地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腾退整治区以及生态保护和农业保障区,提出建设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