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16566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沙进沙退两重天
作者单位
53团场
母体文献
新疆林业
年卷期
1996年01期
年份
1996
分类号
S775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全民植树造林
老百姓们
死亡之海
生产基地
牧场防护林
胡杨林
甘草浸膏
鹿茸产品
领导干部
文摘内容
“沙漠,是贫穷与落后的象征;绿洲是效益与财富的源泉”。居住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线的53团人在与风沙作斗争中得出这么个结论。“避风巷”遭难53团是兵团大团场之一,总面积为47267公顷,三十年前,团部东、西、北外围虽有星罗棋布的“沙兵’做人,但里圈却层层分布着大量的胡杨、梧桐以及占领沙丘的红柳卫士,可称得上是“避风巷”。斗转星移,人口剧增,迫于生计的老百姓们砍完附近的林木后,又把“屠刀”伸向更远处,3公里、5公里,本来就脆弱的森林,步步败退。在风的助力下,沙丘见有空可钻,逐渐向条田、团部逼近。197O尔,团有关部门虽意识到“沙魔”的来临,大搞了全民植树造林,但终因缺乏资金、水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