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生草对猕猴桃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213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生草对猕猴桃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 井赵斌  李腾飞  龙明秀  马文娟 

作者单位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渭南市果业研究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20年09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4  S663.4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园生草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文摘内容 为了探究适合秦岭北麓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果园种植的牧草品种,以清耕为对照,分别在行间种植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林间组合(即鸭茅、黑麦草和三叶草混合),研究种植不同牧草品种对猕猴桃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草处理中除蔗糖酶外,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极显著减少(P <0.01)。与清耕比较,生草处理可以提高猕猴桃果园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其作用因牧草品种不同表现出极显著增加(P <0.01)或差异不显著(P> 0.05)。土壤微生物组成以细菌为优势菌群,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99.74%~99.94%。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在不同牧草中表现不同。其中,0–20 cm土层中除三叶草外,其他各生草处理微生物总数量均显著高于清耕(P <0.05),各生草处理中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清耕则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牧草对猕猴桃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有改善作用,生产中优先推荐采用地上生物量更高的黑麦草、鸭茅和三叶草的混播方式,本研究可为北方林–草–羊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