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29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入侵湿地土壤无机硫赋存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12)
页码
4840-4852
年份
2021
分类号
S451
关键词
无机硫形态
湿地土壤
互花米草
入侵年限
闽江河口
文摘内容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互花米草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时空互代法,探讨了不同互花米草入侵年限(SA1:5—6年;SA2:8—10年;SA3:12—14年)湿地土壤的无机硫赋存形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的水溶性硫(H_2O-S)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而吸附性硫(Adsorbed-S)、盐酸可溶性硫(HCl-Soluble-S)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整体均呈降低趋势。相对于SA1,SA2、SA3土壤的H_2O-S含量分别增加了10.02%和2.68%,而其Adsorbed-S、HCl-Soluble-S和HCl-Volatile-S含量分别降低了9.02%、10.95%、7.57%和15.61%、32.89%、15.14%。湿地土壤的总无机硫(TIS)含量、TIS储量及其占全硫(TS)储量的比例均随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且这种降低主要取决于Adsorbed-S、HCl-Soluble-S和HCl-Volatile-S的贡献。此外,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影响湿地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硫赋存的环境因子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土壤颗粒组成、EC和pH的改变对无机硫赋存形态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发现,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以及该区对互花米草定期刈割活动的进行,湿地土壤无机硫养分可能将继续降低并逐渐趋于缺乏状态,长期而言将减弱互花米草自身的入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