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草甸草原羊草茎叶功能性状对长期过度放牧的可塑性响应



编号 zgly00014783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草甸草原羊草茎叶功能性状对长期过度放牧的可塑性响应

作者 李西良  侯向阳  吴新宏  萨茹拉  纪磊  陈海军  刘志英  丁勇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5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羊草  草甸草原  过度放牧  表型可塑性  草原植物矮小化 

文摘内容 植物对不同功能性状进行权衡,通过表型可塑性达到对异质生境的适应是植物的一种生态对策。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的主要优势植物,研究其对放牧的表型反应对揭示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响应机制具有代表意义。该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例,通过设置不同放牧压力与围封的长期试验,研究了羊草茎叶功能性状对放牧的可塑性响应模式。结果表明:1)与长期围封相比,长期放牧导致羊草茎叶性状显著小型化,其中,株高和个体地上生物量分别降低76.82%和89.88%,但3年短期围封对茎性状影响不显著,说明羊草表型矮小化现象具有一定的保守性;2)通过排序构建羊草性状可塑性变化谱,发现茎质量、总质量、茎高、株高、叶面积等为对放牧响应的敏感性状,而叶片数、茎粗、叶宽等较为稳定,为惰性性状;3)放牧干扰下,羊草性状可塑性程度与其变异性之间符合y=y0+aebx拟合关系,随着植物性状的响应强度增大,其变异性增强;4)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茎长、株高、叶面积、叶长等性状的投影重要性指标大于1,对地上生物量变化的解释率为68.6%,是导致长期放牧下羊草个体生物量降低的主要因子。研究认为,矮化型变是羊草的避牧适应对策,在亚稳态下,通过不同性状的权衡,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完成其生活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