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近50年来天山地区典型冰川厚度及储量变化



编号 zgly00015858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近50年来天山地区典型冰川厚度及储量变化

作者 王璞玉  李忠勤  李慧林  吴利华  金爽  周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7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P343.6 

关键词 天山  冰川变化  冰川厚度  冰川储量  水资源 

文摘内容 冰川储量变化与冰川水资源量变化以及冰川对河川径流的贡献量密切相关。在GPR-3S技术支持下,本研究基于雷达测厚数据、不同时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形图及实测资料,分析了天山三个典型地区四条代表性冰川近期厚度及储量变化特征,并通过对比探讨了造成变化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962-2006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厚度平均减薄0.15ma-1,冰储量亏损26.2×106m3,冰川末端平均退缩3.8ma-1;博格达峰南坡的黑沟8号冰川在1986-2009年间,冰舌平均减薄0.57ma-1,冰储量损失了25.5×106m3,末端平均退缩11.0ma-1;位于博格达峰北坡的四工河4号冰川在1962-2009年间冰舌平均减薄0.32ma-1,冰储量亏损14.0×106m3,末端平均后退8.0ma-1;1964-2008年间,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冰舌平均减薄0.22ma-1,由此至少造成冰储量亏损14.1×106m3,末端退缩达40.0ma-1。对比分析显示,青冰滩72号冰川消融退缩最为强烈,黑沟8号冰川次之,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科其喀尔冰川相差不大,稍大于四工河4号冰川和哈密庙尔沟冰川。这种差异可能与区域气候变化和冰川物理特征有直接关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