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0740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作者单位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濒危动物繁殖与保护遗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7,43(3)
页码
73-78
年份
2007
分类号
S718.6
S718.54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栖息地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文摘内容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 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 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 而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 由于地形地势、坡度、土壤、水热条件等原因, 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 但其多样性测度指标除物种丰富度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随海拔的升高, 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变化先增加, 然后下降, 最后趋于平稳。坡度不是影响卧龙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不同的坡向其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西〉北〉东〉南, 物种多样性指数H’、D呈现西〉南〉北〉东的递降格局, 均匀度指数Jsi呈现南〉西〉东〉北的递降格局。在不同的群落中, 物种丰富度变化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且42.9%群落中乔木层大于灌木层、64.3%群落中乔木层大于草本层、92.9%群落中灌木层大于草本层, 落叶针叶林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但其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大于草本层。在同一或不同生长型中,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大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