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变化碳效应与生态效益评估



编号 zgly000174136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变化碳效应与生态效益评估

作者 刘桂芳  关瑞敏  夏梦琳  卢鹤立  徐明  郑辉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南省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42(3)

页码 1118-1129

年份 2022 

分类号 F32 

关键词 REDD+效益  毁林  碳排放  西双版纳 

文摘内容 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森林砍伐与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和保持碳储量(REDD+),不仅能减少因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而且还可以带来其它生态效益,如减缓森林破碎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强水土保持功能等。以中国的西双版纳地区为研究区域,以毁林最严重的1976-2007年为REDD+基线,基于卫星影像,并结合植被指数,提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基于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计算了研究区的森林碳储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对REDD+的碳汇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系统综合评估。结果显示:(1)1976-2007年间天然林碳储量从占总碳储量的78.24%减少至50.52%,这是造成西双版纳地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1976-2007年,天然林的斑块数量和平均最近邻距离分别增加了120.00%和25.21%,平均斑块面积下降了71.98%,说明天然林的破碎化程度加剧。从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来看,斑块数量、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一性指数分别增加了8.16%、51.39%和34.07%;与此同时,平均斑块面积和景观内聚力指数分别下降了26.26%和2.13%,表明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朝破碎化方向发展,这和碳排放的增加相一致。(3)该区的土壤侵蚀程度逐年加剧,并与碳储量的减少密切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侵蚀剧烈的区域,其平均碳排放也相对较高。1999年到2007年间,剧烈侵蚀区域的平均碳排放是轻度侵蚀区域的6倍多。这些结果说明:如果REDD+政策得以实施,不仅能减少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而且能带来高的生态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REDD+的本质可以认为是以"增汇"或"减排"为主导功能,同时提升生态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