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碳分布特征



编号 zgly000143479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碳分布特征

作者 苑亚茹  韩晓增  丁雪丽  李禄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12年02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2.4 

关键词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大豆  玉米  小麦 

文摘内容 以大豆(S)、玉米(M)、小麦(W)和草本植物(GL)的根际土和裸地(BL)作为处理,研究了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团聚体结合碳的分布。结果表明,草地以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占绝对优势,比例达85.9%;与草地相比,农田三种作物处理显著降低了大团聚体的比例,质量分数为68.7%;裸地大团聚体比例(55.7%)最小,尤其是>2 mm的团聚体仅占3.5%。团聚体水稳定性草地最高,裸地团聚体水稳定性最差,农田三种作物处理居中。玉米、小麦和大豆三种作物根际土壤团聚体在组成上并无显著差异,而玉米根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高于小麦和大豆。草地团聚体结合碳量最高,为36.0g kg-1土,比农田(平均33.9 g kg-1土)和裸地分别高出5.8%和16.7%。大团聚体(>0.25 mm)是有机碳存储的主要部分,因此保护和维持这部分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对于抵押CO2排放和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