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木本植物幼苗空间分布与年际动态



编号 zgly000152794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木本植物幼苗空间分布与年际动态

作者 闫琰  姚杰  张新娜  张春雨  赵秀海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2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幼苗  空间分布  年际动态  演替阶段  蛟河 

文摘内容 幼苗的空间分布对群落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于2011年夏季在蛟河地区3个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样地内共设置了451个种子雨-幼苗观测样站,并于2012—2014年对幼苗样方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幼苗进行了连续3a的调查。对木本植物幼苗的数量分布以及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五角枫(Acer mono)、杉松(Abies holophylla)和东北枫(Acer mandshuricum)4个主要树种幼苗与大树的空间关系及其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用Syrjala检验分析了样站尺度上幼苗密度、丰富度空间分布在年际间的差异。结果显示:(1)木本植物幼苗的数量分布在不同群落和年际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样站尺度上3个样地内的幼苗密度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变异性,而幼苗丰富度的空间异质性较低。表明幼苗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对幼苗密度有着重要影响。(2)样站尺度上幼苗数量和物种数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年份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种子产量、扩散方式和群落组成对幼苗空间分布的影响。(3))从死亡幼苗与大树空间关系来看,4个主要树种的死亡幼苗与成树表现出相似的分布格局,这既表明成体植株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能够影响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也从侧面说明了负密度制约效应对幼苗空间分布的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