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819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原始森林土壤NH4^+/NO3^-生境特征与某些针叶树种的适应性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25(11)
页码
3082-3092
年份
2005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森林土壤
铵态氮
硝态氮
针叶树种
生态适应
生理生化机制
文摘内容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生存地段的土壤养分环境构成了植物的“营养生境”。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往往产生对原生营养生境的生态适应, 其中对NH4^+和NO3^-两种无机氮源的吸收、利用特性便可能是这种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硝化抑制(限制)或微生物对NO3^-的强烈吸收、固持作用, 酸性、弱酸性的原始森林土壤中NH4^+含量大都远高于NO3^-, 从而形成了以NH+占绝对优势的“氮营养生境”。很多针叶树种(尤其是演替晚期阶段占优势者)对其长期所处的NH+优势生境产生了充分适应, 以致对非还原态氮(NO3^-)的吸收、利用能力严重下降。这些针叶树往往表现出典型的“喜铵性”, 而在NO3^-优势环境中则会引起氮代谢失调和生长下降。从氮同化酶、高耐铵性、根对NH4^+和NO3^-的相对吸收能力及NO3^-吸收的反馈控制、养分关系与养分平衡、根部碳流失、光合作用及耐荫性等多方面阐述了喜铵针叶树适应的生理生化机制。这种生态适应可能是顶极森林群落维持长期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采伐干扰后NO3^-明显增加的立地条件则可能会导致喜铵的“原优势针叶树种”更新困难。在温带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中, 顶极针叶树种对NH4^+营养生境的固有适应性是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