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偏性扩散行为



编号 zgly00014976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偏性扩散行为

作者 宋玉成  杨道德  邹师杰  李鹏飞  张鸿  温华军  蒋志刚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5年13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Q958 

关键词 麋鹿  扩散行为  扩散距离  自然野化种群  物种重引入  灭绝物种重建 

文摘内容 大多数鹿科动物表现出偏向雄性的扩散行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于20世纪初在中国灭绝,1985年被重引入中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导致部分麋鹿个体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外逸,最终在洞庭湖区形成自然野化种群。野化麋鹿是否也存在偏性扩散行为?1995—2012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分区直数法、特殊个体识别法和访问调查法,按性别组成将扩散群分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对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18次扩散。其中,有65次扩散可确认扩散群的类型;60次可确认扩散群准确的个体数。结果显示:(1)雄性麋鹿较雌性更倾向于扩散。雄性群的扩散频次高于雌性群和混合群;50%的雄性扩散群仅由单一成年雄体组成。(2)雄性麋鹿的扩散能力最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的平均扩散距离分别为(13.73±8.74)km、(11.05±4.16)km和(8.95±2.16)km,但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χ2=1.896,df=2,P=0.387)。雌性群和混合群的扩散距离均短于25km,而5.88%的雄性群扩散距离长于25 km。(3)雄性群的平均个体数与混合群的差异显著(F=5.324,df=24,P=0.00<0.05),与雌性群的差异不显著(F=9.830,df=35,P=0.813),而混合群与雌性群之间的差异显著(F=48.085,df=55,P=0.00<0.05)。(4)50.00%的雄性群和53.57%的混合群选择芦苇草地作为扩散目的地的生境。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与其他野生鹿科动物一样,也存在雄鹿较雌鹿更倾向于扩散的现象,雄性的扩散能力比雌性强,雌性的扩散可能依赖于雄性。以上结果对麋鹿的野外放归和自然野化种群的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