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9211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地理种群两针松光合和生长特性的差异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研究
年卷期
2010年06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5
关键词
两针松
地理种群
光合特性
生长特性
文摘内容
为认识两针松中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长白松(Pinus sylvestrisvar.sylvestriform is)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光合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特征,在其自然分布区内选择地理和气候差异显著的9个地理种群,采集成熟种子并播种于东北林业大学温室,2 a后,测定针叶的光合能力及其相关因子,并同时测定幼苗的株高和基径,比较种间和地理种群间差异。结果表明:赤松、长白松和樟子松种间最大光合速率(p=0.34)、呼吸速率(p=0.15)和表观量子效率(p=0.18)的差异均不显著;地理种群间表观量子效率(AQY)差异显著(p=0.08),其中兴凯湖种群表观量子效率最高,为0.084 5±0.002 4 mol CO2.mol-1photons,较其他种群高13.10%~159.23%。地理种群间呼吸速率(Rd)差异显著(p=0.01),黑河和兴凯湖种群的呼吸速率最高(分别为1.62±0.18μmol CO2.m-2.s-1,1.52±0.30μmol CO2.m-2.s-1),安图和东宁种群的呼吸速率最低,分别为0.40±0.01μmol CO2.m-2.s-1,0.34±0.03μmol CO2.m-2.s-1。地理种群间最大净光合速率(Pm ax)差异显著(p=0.02),其中兴凯湖、东宁、韩国、鸡东、二道白河、红花尔基种群的最大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均值为18.36±1.81μmol CO2.m-2.s-1,高于安图、漠河、黑河种群。安图、漠河、黑河种群间最大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均值为12.57±0.86μmol CO2.m-2.s-1。地理种群间的株高和基径差异均显著,其中韩国种群株高最高,黑河种群最低;基径兴凯湖种群最高,安图种群最低。株高和基径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3倍。两针松针叶的光合能力及其一些相关因子的地理种群间差异可能是其光合机构对种源地环境条件长期生理适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