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7916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王景燕  龚伟  胡庭兴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2,26(2)

页码 155-160,164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3.622 S152.4 

关键词 退耕还林模式  植被恢复  土壤腐殖质  团聚体  有机碳和氮 

文摘内容 通过对川南坡地进行退耕试验,研究坡地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林和弃耕地对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地退耕5年后土壤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活性腐殖质(活性胡敏酸和活性富里酸)及团聚体碳和氮含量、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和胡敏酸E4/E6值,以及可浸提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活性腐殖质及〉0.25mm各粒径团聚体碳和氮分配比例均增加,并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林〉弃耕地〉农耕地的变化规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随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加呈现出"V"形变化,其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1mm和0.5~0.25mm粒径。说明川南坡地退耕对增加土壤腐殖质及团聚体碳和氮含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和促进土壤碳固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