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编号 zgly00002078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作者单位 中科院植物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北京 

年卷期 2000, 24(5)

页码 518~522

年份 2000 

分类号 S718.554.22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贮量  中国  营养循环 

文摘内容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估算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
平衡通量, 分析了它们的区域特征。主要结果如下: 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
平均碳密度是258.83 t·hm↑-2, 基本趋势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植
被的平均碳密度是57.07 t·hm↑-2, 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土壤碳密度约是
植被碳密度的3.4倍, 其区域特点与植被碳密度呈相反趋势, 随纬度升高而增
加; 凋落物层平均碳密度是 8.21 t·hm↑-2, 随水热因子的改善而减小。
2)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包括植被、土壤和凋落物层3个部分, 采用林业部调
查规划设计院1989~1993年最新统计的我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估算我国主
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81.16×10↑8 t, 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凋落
物层碳库分别为62.00×10↑8 t、210.23×10↑8 t、8.92×10↑8 t。落叶
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林、落叶松林占森林总碳贮
量的87%, 是我国森林主要的碳库。3)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与大气的气体交换
中表现为碳汇, 年通量为4.80×10↑8 t·a↑-1, 基本规律是从热带向寒带
, 碳汇功能下降, 这取决于系统碳收支的各个通量之间的动态平衡; 阔叶林
的固碳能力大于针叶林。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吸收生物物质、化石燃料燃
烧和人口呼吸释放总碳量(9.87×10↑8 t·a↑-1)的48.7%。表2参2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