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062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改良材料对黄河三角洲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
于彩虹
杜闫彬
鞠正山
张华斌
宋富贵
刘新艳
刘志全
陈林
张丛志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汇邦渤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利津县国土资源局
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19年06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153
S154.3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土壤理化性质
有机质
微生物
文摘内容
为提高黄河三角洲滨海低产田耕层有机质含量,探究施用不同材料对研究区域土壤改良效果,设置WM(木本泥炭+腐熟秸秆)、BS(生物炭+腐熟秸秆)、OS(有机肥+腐熟秸秆)、S(腐熟秸秆)、CK(常规施肥)5种不同类型改良材料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改良材料用量均为30 t hm-2,腐熟秸秆用量为14 t hm-2。经过两茬玉米种植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木本泥炭材料+腐熟秸秆处理的Chao1、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各处理中土壤细菌类群主要有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其合计量的相对丰度在5种处理WM、BS、OS、S、CK中分别为26%、16%、15%、15%、9%。在5种处理中相对占比较高的六种优势菌属为Exiguobacterium(微小杆菌属)、Citrobacter(柠檬酸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杆菌属)、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Kaistobacter、Pontibacter。冗余分析发现与有机质、可溶性有机碳等指标相关性最好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微生物在腐熟秸秆处理中OTU指数最高。在施加不同改良材料处理中,木本泥炭材料+腐熟秸秆提高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效果显著,有机肥+腐熟秸秆处理提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