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台山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6415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台山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 何瑞  蒋然  朱小平  郭伟  李召旭  徐宁 

作者单位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8年09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8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文摘内容 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对台山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季度调查。记录浮游植物113种,分属6门64属,其中以硅藻种类最多,达31属67种,占59.2%;甲藻次之,10属18种,占15.9%;硅藻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藻、绿藻,甲藻丰度春季最高,而绿藻丰度最高则出现在夏季;浮游植物年平均丰度为7.06×105cells·L-1,春季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呈现春(2.65×106cells·L-1)、夏(6.3×104cells·L-1)、秋(5.6×104cells·L-1)、冬(5.4×104cells·L-1)递减的趋势;主要优势种有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es)、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等,其中中肋骨条藻为全年优势种;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年平均值分别为2.98、3.34和0.69;温度、盐度、p H、化学需氧量、硝酸盐及活性磷酸盐在不同季节不同程度影响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春季高峰的关键因子是盐度、p H和硝酸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