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四川江油距瓣尾囊草初步研究(一)距瓣尾囊草的文献考证与生物学特性



编号 zgly00007621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四川江油距瓣尾囊草初步研究(一)距瓣尾囊草的文献考证与生物学特性

学科分类 220.45;经济林学

作者 王金锡  何兴金 

作者单位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四川大学 

母体文献 四川林业科技 

年卷期 2011,32(3)

页码 69-73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49.746.5 

关键词 距瓣尾囊草 

文摘内容 本文从人文和科学的角度对距瓣尾囊草索本探源,采用DNA提取与基因测序技术、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遥感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等现代最新技术和仪器设备等研究手段,进行全方位野外科学考察与室内科学研究,形成如下基本认识: (1)文献考证: 对首次采集人,洛克采集路线,采集经过,距瓣尾囊草的首次论文发表原件,中国命名以及再次发现等作了较为翔实系统的考证。(2)生物学特性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少见的夏枯型草本植物,肉质茎,叶片象银杏,花似兰草;秋季萌芽生长,冬季开花,春季结实,夏初进入休眠期;其花瓣和叶片随着季节变换,色调也在变化。生殖对策独特,种子成熟后,果柄弯曲伸缩在植株附近寻觅适宜的缝隙,横向开裂蓇葖果、实行播种。(3)严酷的生境条件: 植株的根和茎牢牢扎在岩石缝隙里。矩瓣尾囊草生存的石灰岩类型稀缺,起源于泥盆纪。(4)基本清楚了种群的分布范围与数量: 总数为2 026株,有四大种群,其中,最大的种群为北城乡大桑园种群,数量为1 529株,占总数的75.47%,其次是永胜乡项家沟种群,有322株,占15.89%,含增镇朝阳洞种群有96株,占4.74%,最小的种群为新春乡景台村种群,有79株,占3.90%。(5)编制了抢救性移植方案: 根据科学考察对矩瓣尾囊草的生物生态学特征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对抢救性移植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落实了抢救性移植对象,抢救性移植季节,移植地点及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