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2007~2011年深圳湾鸟类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变化



编号 zgly00016061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07~2011年深圳湾鸟类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变化

作者 林石狮  田穗兴  王英永  昝启杰 

作者单位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深圳福田中学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 

年卷期 2017年02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59.7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鸟类监测  变化  深圳湾 

文摘内容 2007~2011年,在深圳湾共记录鸟类13目40科141种。物种数排名前四的科是鹬科(28种)、鸭科(11种)、鹭科(11种)和鸻科(9种),其物种数之和占总物种数的41.8%。水鸟是深圳湾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共有79种,占56.0%。冬候鸟和过境鸟为主要居留型,有91种,占64.5%;有留鸟41种,占29.1%;有夏候鸟8种,占5.7%。在141种鸟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包括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鹗(Pandion haliaetus)、黑耳鸢(Milvus lineatus)、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普通鵟(Buteo buteo)、白肩雕(Aquila heliaca)、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日本松雀鹰(Accipiter gularis)、游隼(Falco peregrin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雕鸮(Bubo bubo);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濒危和易危等级鸟类各1种;有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易危等级鸟类各1种,近危等级鸟类2种;有1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附录Ⅱ。2007~2011年期间,累计记录鸟类320 962只,其中有水鸟314 743只(98.1%);深圳湾鸟类数量、种类总体上在增加,2007~2010年期间,鸟类物种数在95~99种之间窄幅波动,2011年,物种数显著增加,达110种。水鸟种类组成较稳定,林鸟的种数增加是鸟种数增加的主要因素。部分种类在数量方面占据明显优势,19种优势度指数≥0.01的鸟类的5 a累计数量之和占累计总数量的90.4%,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琵嘴鸭(Anas clypeata)、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凤头潜鸭(Aythya fuligula)、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泽鹬(Tringa stagnatilis)、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红脚鹬(Tringa tetanus)、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赤颈鸭(Anas penelope)、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大白鹭(Casmerodius albus)、林鹬(Tringa glareola)、黑腹滨鹬(Calidris lpine)、鹤鹬(Tringa erythropus)和弯嘴滨鹬(Calidris ferruginea)。少见的水鸟有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斑背潜鸭(Aythya marila)、草鹭(Ardea purpurea)、栗苇鳽(Ixobrychus cinnamomeus)、灰尾漂鹬(Heteroscelus brevipes)、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和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等。不同鸟类的年度变化趋势有较大区别,有稳定状态、增长状态、明显的大小年波动状态、逐渐减少状态和突然增长的波浪状态。2008年的寒潮可能同该年鸟类显著增高有关,尤其琵嘴鸭、黑脸琵鹭、黑耳鸢等种群。随着深圳湾整体负面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未来生态工程措施的推进,更长期的,结合香港米埔湿地的监测和科研工作亟待开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