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危害枇杷的潜蛾属一新种(鳞翅目, 潜蛾科)



编号 zgly00004720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危害枇杷的潜蛾属一新种(鳞翅目, 潜蛾科)

学科分类 220.3020;森林昆虫学

作者 武春生  肖春  李正跃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母体文献 动物分类学报 

年卷期 2006,31(2)

页码 410-412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69.425.7 

关键词 鳞翅目  潜蛾科  潜蛾属  新种  中国 

文摘内容 记述了潜蛾属(潜蛾亚科)1新种, 枇杷潜蛾Lyonetia eriobotryae sp.nov.。该文提供了成虫外形、茧与幼虫的危害状照片及雌雄外生殖器解剖图。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成虫将卵产在枇杷嫩叶反面的端部边缘, 位于内外表皮之间。卵孵化后向叶基部钻蛀, 沿叶片的主脉蛀入嫩梢内, 导致嫩梢枯死, 严重影响枇杷的生长和结实。老熟幼虫爬到一片新叶的背面结一白色丝茧, 在其中化蛹。在云南省蒙自县枇杷的受害株率达80%~90%。该虫在云南蒙自1年发生多代, 世代重叠。
枇杷潜蛾。新种Lyonetia eriobotryae sp.nov.(图1~8)
正模♂, 副模5♂♂, 5♀♀, 云南省蒙自县, 2005—07—10, 武春生、李正跃采。
新种的外生殖器与桃潜蛾L.clerkella(Linnaeus)很相似, 但成虫前翅无中室端斑, 雄性外生殖器的颚形突末端小四叉形(桃潜蛾为大二叉形), 雌性外生殖器的囊突明显长于桃潜蛾。成虫花纹与台湾产的石楠潜蛾L.anthemopa Meyrick(也分布在日本)相似, 但新种前翅缺前缘纹, 雌性外生殖器有1枚长的囊突(石楠潜蛾前翅有前缘纹, 雌性外生殖器无囊突)。
词源: 新种名来自寄主植物的属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