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994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及杨桦林下草本季节动态及环境解释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夏富才
赵秀海
潘春芳
范娟
汪金松
倪瑞强
何怀江
陈贝贝
丁胜建
姜俊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2(11)
页码
83-89
年份
2012
分类号
S718.51 S791.247
关键词
长白山
草本
稀疏曲线
季节动态
环境因子
文摘内容
为了认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从2009年5—9月份逐月调查了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及次生杨桦林样地内的100个1in。的草本样方, 比较分析了2种林分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次生杨桦林中调查到蕨类植物9种, 早春短命植物8种, 早夏植物36种, 晚夏植物31种; 阔叶红松林中调查到蕨类植物5种, 早春短命植物13种, 早夏植物37种, 晚夏植物21种。阔叶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下的草本植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早春时期以黑水银莲花(Anemone amurensis)和东北延胡索(Corydalisambigua)为主; 夏秋季节以山茄子(Brachybotrysparidiformis)和白花碎米荠(Cardamineleucantha)为主。次生杨桦林各月份之间, 物种多度差异较大。同一林分不同月份之间的物种相似度在5月份最低, 夏季最高; 2个林分各个月份之间的相似度均较低。假设所有草本样方在样地中完全随机分布, 稀疏曲线描述了样方数与物种数的关系。相比于幂函数模型和对数函数模型, 逻辑斯蒂模型能较好地拟合阔叶红松及其次生杨桦林下的样方数与物种数的关系。光照环境是影响次生杨桦林草本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林隙分布和土壤酸碱度是影响闰叶红松林草本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因此, 可以通过相关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阎叶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下物种多样性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