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研究



编号 zgly00005757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符国基  徐恒力  陈文婷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自然资源学报 

年卷期 2008,23(3)

页码 412-421

年份 2008 

分类号 Q148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自然生态承载力  土地面积法  实际供给法  海南省 

文摘内容 自然生态承载力是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提出按照各类土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各类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将消纳污染和水资源的供给功能纳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简称该方法为“实际供给法”。依据海南省统计年鉴资料和生态调查资料,应用“实际供给法”计算和分析了海南省1952-2004年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①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长期持续增长,由1952年的7.080 4 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8.598 4 hm^2/人,增加了1.518 0 hm^2/人,年均增长0.4%;②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占总生态承载力的绝大部分,1952年和2004年分别占98.6%和92.3%,而不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仅分别占1.4%和7.7%;③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跳跃式下降,从1952年的6.816 5 hm^2/人下降到2004年的0.447 3 hm^2/人;耕地、海域和淡水水域的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分别从1952年的0.127 7、0.005 7和0.000 1 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2.60 66、3.119 2和1.146 8 hm^2/人,其它土地类型生态承载力变化不明显;④在生态承载力组成中,水资源比例由大到小变化显著,从96.3%下降到5.2%,耕地、海域的比例由小到大变化显著,分别从1.8%、0.1%上升到30.3%、36.3%,其它土地都由小到大,但所占比例较小;海域、耕地和水资源是海南生态承载力的主要贡献因素,三者之和占到总量的71.8%-98.2%。并分析了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的原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