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CO2排放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编号 zgly000039693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CO2排放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张德强  孙晓敏  周国逸  闫俊华  王跃思  刘世忠  周存宇  刘菊秀  唐旭利  李炯  张倩媚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科学: D辑 

年卷期 2006,36(A01)

页码 130-138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4.2  TS207 

关键词 森林土壤  CO2排放  季节动态  环境因子  响应 

文摘内容 应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南亚热带3种森林土壤地表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行了2年的连续观测, 结果表明: 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S+L)CO2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942.2, 3422.36和2163.02gCO2·m^-2·a^-1, 并且3种林分具有相同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排放高峰均出现在6~8月, 这期间的土壤CO2排放量占全年排放总量的35.9%, 38.1%和40.2%; 不同森林土壤CO2排放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明显差异, 具体体现在针叶林(PF)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较阔叶林(BF)和混交林(MF)敏感, Q10值较大, 而且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大, 表明结构单一的森林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 3种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Ts)、土壤含水量(Ms)和空气压力(Pa)均呈显著相关; 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空气压力对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基于经验模型, 以土壤5cm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两个指标可以分别说明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异的75.7%, 77.8%和86.5%, 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受水分胁迫的土壤或干旱或半干旱土壤CO2的排放过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