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佳芦河流域1988—2013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编号 zgly00015668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佳芦河流域1988—2013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 杨波  王全九  郝姗姗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  ArcGIS 9.3  佳芦河流域 

文摘内容 为了研究陕北风沙区近26年来的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利用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结合GIS和RS技术,定量估算了1988—1996,1997—2004,2005—2013年3个时段陕北佳芦河流域土壤平均侵蚀量,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适用于该地区;(2)土壤侵蚀等级和降雨侵蚀力,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3)将26年划分为3个时段,第1时段1988—1996年、第2时段1997—2004年和第3时段2005—2013年。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分别为923.09,1 010.75,1 551.40MJ·mm/(hm~2·h),对应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4 513,5 855,3 556t/(km~2·a)。第1时段和第3时段总侵蚀量分别为5.10×10~6,4.02×10~6 t,相比减少了21.18%。还林还草工程后,流域内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耕地所占比重由53.38%减少到25.87%,草地所占比重由38.64%增加到69.6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从大到小分别是未利用土地,草地,林地和耕地。说明当还林还草工程后,佳芦河流域土壤侵蚀呈现总量减少,强度降低的趋势,表明还林还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