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61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超声波对铜绿微囊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生理特征及竞争生长的影响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33(10)
页码 2845-2852
年份 2022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超声波 铜绿微囊藻 蛋白核小球藻 生理特性 种间竞争 水华
文摘内容 铜绿微囊藻是常见的水华蓝藻,常常在湖泊中与蛋白核小球藻共存或竞争生长。超声波可用于藻华即时治理,能够降低藻类生理活性,影响藻类生长,还可能改变藻类种间竞争关系。为了探究超声胁迫(35 kHz,0.035 W·cm^(-3))对铜绿微囊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理特征及种间竞争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纯藻组和1∶1混合组(细胞浓度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超声胁迫更加敏感。超声处理600 s后,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F_(v)/F_(m))和酯酶活性存在显著变化,纯藻组和混合组的F_(v)/F_(m)分别降低了51.8%和64.7%。而各组中蛋白核小球藻的光合活性变化较小。同时,铜绿微囊藻释放的荧光溶解性有机物(类色氨酸、类酪氨酸、类富里酸物质)含量多于蛋白核小球藻。两种藻的细胞浓度对超声波的响应也不同,蛋白核小球藻变化较小,而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600 s超声处理大幅降低了混合组中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浓度(-42.6%),在超声胁迫解除后的8 d内蛋白核小球藻占优势,种间关系由铜绿微囊藻单边抑制蛋白核小球藻转变为两者互相抑制。在超声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的活性能够逐渐恢复,为了提高控藻效果的持久性,建议在一周后再次进行超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