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代巨尾桉无性繁殖植株的内源激素变化



编号 zgly00005544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代巨尾桉无性繁殖植株的内源激素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谭健晖  王以红  蔡玲 

作者单位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8,44(2)

页码 34-40

年份 2008 

分类号 S718.43 

关键词 巨尾桉  无性繁殖  叶片内源激素 

文摘内容 以巨尾桉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和不同繁殖代数的幼树叶片为材料,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n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测定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ZR)4种内源激素,并结合生长性状分析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和不同繁殖代数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关系,探讨桉树不同繁殖方法和繁殖代数衰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叶片内源IAA、GA3和ZR的含量、ABA/GA3(k值)、ABA/ZR值和ZR/GA3值等6个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较准确、稳定地反映巨尾桉无性繁殖抗衰退能力和预测幼林生长量。叶片内源IAA、GA3和ZR的含量与抗衰退成正相关,叶片内源IAA、GA3和ZR的含量越高,抗衰退能力越强,幼林生长量越大;内源k值、ABA/ZR值和ZR/GA3值的数值大小和内源k值和ZR/GA3值变化幅度与抗衰退能力成负相关,以上指标的数值越大且变化幅度越大,表明抗衰退的能力越差,幼林生长量也越小。以生长性状为主,叶片内源激素的含量和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作为辅助评价指标,可综合评价桉树无性繁殖的抗衰退能力并预测幼林当年的生长量。研究表明,7种幼林抗衰退能力为组培1代最强,8代次之,3年扦插最弱。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