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林分枯损规律及枯损模型



编号 zgly00015459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杂种落叶松人工幼龄林林分枯损规律及枯损模型

作者 王涛  董利虎  李凤日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757.1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人工林  林分密度  直径分布  枯损规律  林分枯损模型 

文摘内容 根据2003—2015年黑龙江省江山娇实验林场杂种落叶松人工林48块固定样地复测数据,在对不同初植密度(Dp)等级(SD1(Dp<2 000株/hm~2)、SD2(2 000≤Dp<3 000株/hm~2)、SD3(3 000≤Dp<4 000株/hm~2)、SD4(Dp≥4 000株/hm~2))林分的总体枯损趋势以及不同密度等级的株数、蓄积和径阶枯损分布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假定相对枯损率同林分年龄呈常数、幂指数、指数关系,利用差分模型结合拟合优度比较得出基础模型,并以初植密度等级作为哑变量构建了林分枯损(存活木株数)模型。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林分枯损总体趋势分为3个阶段(林龄7~11 a为阶段1,林龄≥11~15 a为阶段2,林龄≥15~19 a为阶段3),枯损强度呈现强-弱-强的变化趋势,林分密度越大,株数枯损、蓄积枯损强度越大。杂种落叶松直径分布呈单峰山状曲线,且近似于正态分布,径阶枯损分布主要集中在2~12径阶。建议杂种落叶松造林初植密度小于4 000株/hm~2,在林分年龄为15 a时,对林分进行抚育间伐。杂种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相对枯损率同林龄的指数函数显著相关,将林分初植密度作为哑变量能明显提高林分枯损模型的拟合效果(R2a由0.77~0.93提高到0.97),该模型适用于预测不同初植密度幼龄林的存活木株数。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