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兔耳兰食源性欺骗传粉的研究



编号 zgly00005176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兔耳兰食源性欺骗传粉的研究

作者 程瑾  刘世勇  何荣  韦新莲  罗毅波 

作者单位 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7,15(6)

页码 608-617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49.747.1 

关键词 Cymbidium  lancifolium  Apis  cerana  cerana  假蜜导  食源性欺骗  药帽  同株异花授粉 

文摘内容 兰科植物具有精巧、多样化的花部结构以及高度多样的吸引传粉者方式。作者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保护区内的一个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居群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和研究。观察发现兔耳兰唯一的传粉者为膜翅目蜜蜂科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中华蜜蜂一般直接落在唇瓣外弯的中裂片上,然后调整身体的方向,进入花中,当发现花中无蜜液等回报时,借助于后足的蹬力退出花朵。在退出的过程中,花粉块连同药帽会通过粘盘粘附在中华蜜蜂的胸部。中华蜜蜂在花内的停留时间为8-71s,平均18.3s(N=11)。根据观察我们推测兔耳兰可能是通过其唇瓣上无规则的紫栗色小斑点(假蜜导)来吸引中华蜜蜂为其传粉,属于食源性欺骗方式。在传粉过程中兔耳兰的药帽与花粉团和粘盘一起粘在中华蜜蜂背部。药帽的存在能够阻止下一朵被拜访的花实现雌性功能。兔耳兰药帽高度(0.154±0.032cm)(N=10)加上传粉昆虫胸高(2005年为0.37±0.03cm(N=10),2006年0.35±0.04cm(N=7))大于传粉通道入口的高度(0.29±0.04cm)(N=21),支持兔耳兰可能通过药帽来减少同株异花授粉现象的推测。2005和2006年该兔耳兰居群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分别为21.13%和21.28%。繁育系统实验证明兔耳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物种,自交和异交的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种在结实过程中未显示近交衰退。兔耳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花授粉的现象,其结实依赖传粉者。TTC法检测结果显示兔耳兰种子活力达85.78%(N=11),可见种子活力不是制约兔耳兰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粉者的密度和访问频率可能是影响兔耳兰结实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影响兔耳兰种群的维持和扩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