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川南地区丛生竹硬头黄竹带状皆伐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7152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川南地区丛生竹硬头黄竹带状皆伐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 郑勇  斯顺江  别鹏飞  赵润  陈秀明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长江生态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龙门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母体文献 四川林业科技 

年卷期 2019年03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95 

关键词 皆伐带  丛生竹  硬头黄竹  显著性  生物量 

文摘内容 以长宁县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龙头镇、竹海镇样地设置长度均为60 m,宽度为3 m、6 m、9 m皆伐带;3 m~6 m、6 m~9 m皆伐带间设置保留带,保留带宽度均为6 m;另外在样地附近设置一个6 m×60 m对照带。采用机械式带状皆伐1年后,通过调查和数据处理,分析其生长状况,显著性特征、生物量(地上部分)。结果表明:(1)两个样地中均发萌枝,且萌枝面积均为9 m皆伐带>6 m皆伐带>3 m皆伐带。从龙头镇来看,各皆伐带和保留带的发笋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带,最大为6 m~9 m保留带,达到4 976±97株·hm-2;从竹海镇来看,3 m皆伐带、3 m~6 m保留带、6 m~9 m保留带发笋数高于对照带,6 m~9 m保留带发笋数最高,达到11583株·hm-2。(2)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多重比较表明,龙头镇和竹海镇竹笋平均胸径除6 m皆伐带和9 m皆伐带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每个带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龙头镇竹笋平均高除3m皆伐带和6m皆伐带之间、6 m皆伐带和9m皆伐带之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带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竹海镇竹笋平均高除6 m皆伐带和9 m皆伐带之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带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3)根据张鹏等在长宁县对硬头黄竹胸径与生物量拟合的指数回归模型,可以计算出经过带状皆伐改造试验后,龙头镇3 m~6 m保留带、 6 m~9 m保留带1 a生竹每公顷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2.76%、175.21%。竹海镇3 m~6 m保留带、 6 m~9 m保留带1a生竹每公顷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1.89%、161.58%。(4)通过本试验对该地硬头黄竹进行带状皆伐改造,发现6 m~9 m保留带竹林长势最好,生物量最高,改造效果最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