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荔枝龟背天牛的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编号 zgly00011066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荔枝龟背天牛的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作者 何等平  梁汉文  冯钦明  招晓东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广东省东莞市林科所  广东省东莞市林科所 电白县农业局 

母体文献 昆虫天敌 

年卷期 1990年03期

年份 1990 

关键词 荔枝  龟背天牛  生物学  防治 

文摘内容 根据1984~1990年在广州、东莞、中山的调查,为害荔枝的天牛为龟背天牛 Aristo-bia testudo(voet)。龟背天牛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7月大量羽化,在7、8月间咬食枝梢皮层以补充营养,造成枯梢。8月卵盛见。幼虫于9月盛孵,直至12月仍在皮下取食,其体长仅0.4~0.7cm。越冬后,幼虫依荔枝品种的熟期迟早而先后恢复活动,大量取食并迅速钻入木质部发展坑道。老熟幼虫体长5~6cm,坑道50~70cm。6月后陆续化蛹。主栽的荔枝品种以黑叶、妃子笑受害较重,糯米糍受害较轻,在品种较单一的条件下,桂味、淮枝受害也不轻。幼树较老树受害重。7月至12月是防治龟背天牛的关键时期。药剂防治试验效果不理想。在目前的科技水平条件下,经几年的实践表明,掌握成虫盛见期、卵期及低龄幼虫期进行人工捕杀的方法防治龟背天牛,效果、效率相当理想,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