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河中游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径分布及与有机碳的关系



编号 zgly00007905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河中游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径分布及与有机碳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张俊华  李国栋  南忠仁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32(12)

页码 3745-3753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2.3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粒径分布  土壤有机碳  黑河 

文摘内容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土壤有机碳及其组成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 黑河中游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不同土壤粒径分布和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AOC)、非活性有机碳(NOC)的含量存在差异。剖面上TOC、AOC、NOC含量较高的旱地、水田、中覆盖度草地与含量较低的戈壁、裸土地、沙地、盐碱地相比,〈1μm、1—5μm、5—10μm、10—50μm的粒径含量较高,而50—250μm、250—1000μm的含量较低,这种变化以50μm为分界,分析表明〈50μm的粉粒和粘粒可起到固碳作用,而50—250μm、250—1000μm的砂粒起碳损失作用。统计结果表明,以50μm为分界,水田、戈壁、中覆盖度草地剖面上TOC、AOC、NOC与1—5μm、5—10μm、10—50μm呈正相关,与50—250μm、250—1000μm呈负相关。分析发现,粉粒和粘粒与土壤TOC、AOC、NOC的关系较显著,是影响和控制团聚体形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农田耕种、防风固沙措施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粘粒和粉粒含量的方式,也为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提供基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