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365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合理规模与模式
学科分类
220.65;林业经济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师范大学
母体文献
山地学报
年卷期
2004,22(6)
页码
675-678
年份
2004
分类号
F326.23
X171.4
关键词
陡坡耕地
复合农林业
粮食安全
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
文摘内容
陡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双重压力。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应避免退耕还林工程规模的盲目扩大。退耕还林的规模应根据自然条件、生态功能定位并考虑粮食安全保障以确定。地广人稀的金沙江中上游、盆周山地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区, 其退耕还林规模可适度扩大, 但川中丘陵区、三峡库区人口稠密, 退耕还林不应过分追求规模, 退耕后的林草地不应突破土地面积的40%。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应注重模式的选择, 防止一刀切, 川中丘陵区、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宜采用“旱坡地粮经弹性结构种植”技术, 建立坡地农林复合系统, 逐步实施退耕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