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618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种造林模式对北京北部人工水源涵养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学科分类 220.45;经济林学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1,18(6)
页码 75-78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4.8 S727.21
关键词 人工水源涵养林 造林模式 土壤肥力
文摘内容 为了认识不同造林模式对人工水源涵养林土壤肥力的影响作用,2010年8月在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人工水源涵养林试验示范区内,选择了2008年植造的油松+五角枫+紫穗槐(Ⅰ)、油松+橡栎+五角枫(Ⅱ)和山桃+板栗(Ⅲ)3种模式营造的人工林地,设置相对应的3块标准样地1,2,3。对标准地内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有机质含量为油松+橡栎+五角枫〉油松+五角枫+紫穗槐〉山桃+板栗,标准地3的有机质含量为11.3g/kg,比标准地1,2分别低54.3%和54%;全效氮与全效钾含量为: 油松+五角枫+紫穗槐〉油松+橡栎+五角枫〉山桃+板栗,全氮、全钾含量分别为1.63,1.34,0.80g/kg和2.65,2.32,1.71g/kg。速效钾分别为48.45,96.65,37.75mg/kg。针阔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郁闭度大,枯落物积累数量多,对水源涵养林土壤肥力改善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