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097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毛竹枯梢病病原菌致病机制及防治技术
学科分类
220.3010;森林病理学
作者单位
湖南省森防站
母体文献
森林病虫通讯;沈阳
年卷期
2000, 19(5)
页码
8~10
年份
2000
分类号
S763.114.3
关键词
竹类病害
毛竹枯梢病
病原真菌
发病规律
防治
文摘内容
毛竹枯梢病病原为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病原菌在10%毛竹煎汁蔗糖培养基(B+S)、25℃、12 h明暗交替条件下, 培
养40~50 d 孢子量最多。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是一种还原性多糖, 为致病的主
要成分; 在20~25℃、振荡、连续黑暗和pH6的条件下, 培养12 d产毒最多。
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和竹林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实施清除病原, 隔断
侵染源、钩梢、垦复施肥、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建立综合治理工程区
, 使病害下降74.7%, 消灭了严重和中等危害区,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
88.6%和90.4%。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