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759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的流域经营技术
学科分类
220.65;林业经济学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2,30(4)
页码
118-121
年份
2002
分类号
F326.25
S757
关键词
东北林业大学
实验林场
流域经营技术
森林经营类型
林分蓄积
水文效应
文摘内容
在流域划分的基础上, 以Ⅱ级流域的单元, 根据流域内森林, 草地, 农田, 湿地, 水源等地类和自然环境异质程度的动态变化特点, 确定了东北天然次生林区4种经营类型, 即封育型, 培育型, 利用型和改造型。通过采取人工造林, 人工与天然多层混交, 梯度采伐分层抚育等系统经营措施, 使其各地类均处于优人配置状态, 达到提高植被数量和质量, 增强流域整体生态功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 林业用地面积1997年与1958年相比增加了40.2%, 有林地增加了141.7%。无林地减少了81.7%。非林业用地减少了16.42%, 森林覆被率相对增加了131.9%。林业用地稳定, 有林地增加, 非林地增加, 非林地和无林地减少, 改变了不合理地类结构, 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森林资源的数量和林分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总蓄积增加了570.5%, 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了189.5%, 年公顷蓄积生长量增加了95.6%, 此外, 1997年流域贮水量比1958年增加而流出量减少, 这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