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寄主上桃蛀螟越冬幼虫体内生化物质变化与抗寒性研究



编号 zgly00014220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寄主上桃蛀螟越冬幼虫体内生化物质变化与抗寒性研究

作者 徐丽荣  何康来  王振营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1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433 

关键词 桃蛀螟  抗寒能力  过冷却点  寄主植物  小分子糖(醇)  脂肪 

文摘内容 为预测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越冬种群的变化,研究了幼虫期取食玉米、高粱和向日葵的桃蛀螟越冬幼虫体内水分和脂肪及血淋巴小分子糖(醇)与抗寒性的关系。与取食高粱和向日葵相比,取食玉米的桃蛀螟幼虫生长发育更好,越冬幼虫体重、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前二者,降低体内含水量时期显著早,12月上旬为74.0%,而前者为82.3%和84.6%,过冷却点显著低。初冬和初春,3种寄主植物上桃蛀螟越冬幼虫的过冷缺点没有显著差异。然而隆冬季节,玉米上越冬幼虫的过冷缺点最低(-17.74℃),其次是高粱(-14.62℃),向日葵的最高(-11.68℃)。这说明,寄主植物对幼虫的生长发育、越冬物质储备及含水量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越冬幼虫血淋巴中小分子糖(醇)主要有海藻糖、甘油、肌醇、葡萄糖、山梨醇、半乳糖和甘露糖等。从初冬到隆冬,幼虫体内甘油含量显著上升,提高了15~101.8倍,而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则相反,越冬幼虫体内甘油含量变化与其抗寒能力的变化一致,说明甘油是越冬幼虫提高抗寒能力的重要物质,而合成甘油需要葡萄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