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272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杨-小麦复合经营模式的立地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学科分类 220.99;林学其他学科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4,40(3)
页码 88-95
年份 2004
分类号 S792.11 S512.1
关键词 杨 小麦 复合经营 间作 立地条件 生产力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文摘内容 根据目前平原农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林木生长的边行优势原理, 设计了6种双行大间距的杨农复合经营模式。试验点位于江苏省宝应县, 于1992年春植苗造林, 供试杨树品种为NL-80351, 农作物品种为小麦, 6种杨树配置模式分别为Ⅰ: (3×3)×20m; Ⅱ: (3×3)×30m; Ⅲ: (3×3)×40m; IV: (4×4)×20m; V: (4×4)×30m: Ⅵ: (4×4)×40m。根据调查研究的资料,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麦不同物候期内不同杨农复合经营模式中小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异, 不同模式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生物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及其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杨农复合经营模式降低了作物面层上的太阳总辐射和温度, 提高了作物面层上的相对湿度。与单农经营相比, 不同复合模式及不同物候期内太阳总辐射和光照强度降低了3.9%—36.2%, 相对湿度提高了2.5%—3.9%。(2)杨农复合经营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与单农经营相比, 小麦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所下降, 但不同问作模式下降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异, 而小麦中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单农经营, 平均分别高12.1%和18.3%。(3)林分7年生时, 6种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生物生产力、光能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单农经营, 其大小顺序为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Ⅳ>模式Ⅲ≥模式Ⅴ>模式Ⅵ>CK(单农经营), 与林分密度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平原农区发展杨农复合经营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并建议在我国平原农区推广应用模式Ⅰ、模式Ⅱ和模式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