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京津风沙源区不同分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归因分析



编号 zgly000173737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京津风沙源区不同分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归因分析

作者 孟琪  武志涛  杜自强  张红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32(8)

页码 2895-2905

年份 2021 

分类号 R56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地理探测器  京津风沙源工程区 

文摘内容 以2000—2018年MODIS NDVI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京津风沙源区植被覆盖度(FVC),分析京津风沙源区FVC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自然、人类活动对区域尺度FVC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8年,京津风沙源区FVC呈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013·(10 a)^(-1),植被增加率为8.2%,FVC较高的区域在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其次是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和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FVC较低的区域为北部干旱草原沙地治理区。不同分区各驱动因子对FVC空间分布的解释力不同。自然因素中,年降水量是控制北部干旱草原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坡度是控制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治理区的主要驱动因子;人类活动中,年末大牲畜头数是控制北部干旱草原治理区和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治理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人口密度是控制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他因子对FVC空间分布的影响则存在区域差异。交互探测器结果显示,双因子交互作用以双协同作用和非线性协同作用为主。人类活动与年降水量、坡度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解释FVC空间分布。风险探测器识别的适宜植被生长的范围为年降水量316.4~486.0 mm、平均相对湿度48.4%~57.6%、年均温2.5~7.9℃的区域,其他驱动因子则在不同分区之间存在差异。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