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寒潮过程中4个茶树品种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及品种间差异



编号 zgly00015323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寒潮过程中4个茶树品种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及品种间差异

作者 杨再强  韩冬  王学林  金志凤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571.1 

关键词 茶树  寒潮  光合特性  保护酶活性  主成分分析 

文摘内容 以茶树品种龙井43号(Longjing No.43)、鸠坑(Jiukeng)、乌牛早(Wuniuzao)、福鼎大白茶(Fortin white tea)为试材,研究了一次寒潮过程对4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4个茶树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寒潮初期,随着气温的降低,4个茶树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非光化学淬灭(q N)均呈现下降趋势,在气温回升期间随气温升高而有所增加,且福鼎大白茶的叶绿素含量、Pmax、AQY、Fv/Fm的值为4个品种中最大,q N的平均值以乌牛早为最小,鸠坑最大;4种茶树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寒潮及恢复期间持续增强;4种茶树POD活性的平均值以龙井43号最小,福鼎大白茶最大;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s)和丙二醛(MDA)含量在降温和气温回升过程中,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整个期间的Ls和MDA含量的平均值以福鼎大白茶为最小,龙井43号最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品种茶树的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得到4个品种茶树的抗寒性顺序为:福鼎大白茶>乌牛早>鸠坑>龙井43号。研究结果为茶树的引种及茶叶生产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