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西部兰州市郊地貌驱动的土壤水分变化及对植物的影响分析



编号 zgly00004714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西部兰州市郊地貌驱动的土壤水分变化及对植物的影响分析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段争虎  肖洪浪  宋耀选  程国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06,26(4)

页码 522-526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2.75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植树造林  地形  兰州南北两山  黄土高原 

文摘内容 选择黄土高原造林的主要模式, 即梯田、水平沟、鱼鳞坑和台地等, 并按照阴阳坡向, 栽植树种等的不同, 采用中子水分仪每10d测定土壤水分一次, 对各种造林模式下土壤水分进行了长期的监测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在春季植物萌发之前, 无植物生长影响的情况下, 土壤水分含量阴坡高于阳坡, 南山与北山同坡向相比, 南山的水分条件要好于北山; 4月中旬以后, 受植物生长消耗的影响, 北山的水分含量大于南山, 南山的水分波动则大于北山; 鱼鳞坑、水平沟都具有一定的集水保水作用, 但这种集水的作用与降水量的大小有关, 水平沟由于面积较大, 表面覆膜集水效果更好; 阴坡梯田由外向内随着距离的增加, 水分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梯田内侧达到最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